簡介
本書特色:
是科學家也是教育家的前清大校長劉炯朗第一本談大學教育、談親子、談人生、談科學的教育類的書。
對讀者的幫助:大學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要上大學?會得到什麼教育?我對自己又認識多少?我的自我價值又是什麼?少年十五二十時對於事事充滿了疑問,這些問題和你我都有關係,學生家長會問,還沒上大學的人會問,上了大學的人也會問,是科學家也是教育家的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帶你思考問題。
教育並非一張大學畢業文憑就可以代表,教養也不是良好的家世和家庭環境就能表示。教育和教養到底有什麼不同?劉炯朗有精闢的解說。
關於孩子的語文教育,雖然劉校長也很擔心,但是他不說教,他直接說起字的故事,引經據典,以幽默風趣的手法讓你知道用字正確、準確與表達的重要。
不只是知識的學習,人生課題也要練習,劉校長以他豐富的人生經歷,向家長、老師及學子提出了他對親情、友情、愛情的看法,面對挫折、面對生老病死、面對自我價值,他以其人生智慧提出令人驚嘆的觀點。
閱讀此書,猶如一位智慧長者,與你溫暖地說話。閱讀此書,猶如一位光明的長者,用他過去歲月淬練的人生精華,為你提醐灌頂,是一種享受,也是一種感動。
章節
- 自序 劉炯朗(p.5)
- 編者序(p.6)
- 第一講 為什麼要上大學?(p.14)
- 第1堂課 學校就像保溫瓶(p.16)
- 第2堂課 第一名重要嗎?(p.24)
- 第3堂課 上大學該選什麼課(p.32)
- 第4堂課 把老師當主管(p.40)
- 第5堂課 教育的四不一沒有(p.46)
- 第二講 不同角度看事情(p.54)
- 第6堂課 時間等於無限多個瞬間(p.56)
- 第7堂課 你是聰明人,還是糊塗人?(p.63)
- 第8堂課 跌倒了,不必急著站起來(p.70)
- 第9堂課 冒牌教授與真司機(p.78)
- 第10堂課 是伯樂,還是千里馬?(p.84)
- 第11堂課 人生是不斷的選擇與交易(p.89)
- 第12堂課 只要我願意,就是合理代價(p.96)
- 第13堂課 生老病死的思考(p.104)
- 第三講 你我他的相處之道(p.112)
- 第14堂課 你是有教育、又有教養的人嗎?(p.114)
- 第15堂課 別期待下一代比我們「更好」(p.120)
- 第16堂課 誰來晚餐(p.127)
- 第17堂課 情人的定義(p.134)
- 第18堂課 禮貌的魅力(p.142)
- 第四講 語言和文字,是溝通的橋梁(p.150)
- 第19堂課 救救語言教育(p.152)
- 第20堂課 問與答的奧妙(p.160)
- 第21堂課 見招拆招,以牙還牙(p.169)
- 第22堂課「青菜」原來很「隨便」(p.174)
- 第23堂課「臭鼬」到台灣變「摃龜」(p.181)
- 第24堂課 從師奶殺手談語言的多樣性(p.187)
- 第25堂課 從「三」和「打」談中國文字的趣味(p.192)
- 第26堂課 馬與罵的故事(p.198)
- 第五講 分享的科學(p.204)
- 第27堂課 與生俱來的財富:IQ(p.206)
- 第28堂課 後天培養的禮物:EQ(p.213)
- 第29堂課你的決定,是「理性」還是「感性」?(p.220)
- 第30堂課 你的選擇,是「賺」還是「賠」?(p.228)
- 第31堂課 用心去看、聽、聞、品、觸(p.236)
- 第32堂課 三個W的自由分工(p.245)
- 第33堂課 三個W的自由分享(p.253)
作者簡介
劉炯朗
中研院院士。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。1934年出生於廣東,在澳門完成中學教育,1956年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,1962年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博士學位。先後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及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,並曾兼任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助理副校長等,1998年回台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,作育英才無數;並以資訊工程之國際學術聲望,於200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近年更悠遊於寫作、廣播、演講等領域,幽默的談吐及豐富的學養深得學生及閱聽大眾喜愛。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