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教育部目前推行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評鑑試辦」,是採自願的方式,由各校提出試辦申請,審查通過後酌與補助,可見教師評鑑是教育部目前政策的重點。
本書提供理論與實務,做為各校撰寫教師評鑑實施計畫與推行上的參考。在理論上,提出教師評鑑的主要內涵如教師評鑑的意義、評鑑目的、模式、實施過程、評鑑者、評鑑法、評鑑規準、回饋與輔助等之學理分析。在實務上,以國內外實施的案例,進行分析與比較。由這些章節可知國內外實施的情形,與應改進之處。此外,並提供有彈性與可行性的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系統,可供各校訂定教師評鑑實施計畫的參考。
最後一章,針對教師評鑑實施的困境,進行學理與實務上的分析,提出解決策略,甚至未來中長期的規劃。可供解決實務與研究上的參考。
章節
- 第一章 緒論(p.1)
- 第一節 教師評鑑史(p.2)
- 第二節 教師評鑑的意義(p.4)
- 第三節 教師評鑑一詞的爭議(p.6)
- 第四節 實施教師評鑑的必要性(p.7)
- 第二章 評鑑目的(p.11)
- 第一節 評鑑目的之內容(p.12)
- 第二節 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鑑目的之區別(p.14)
- 第三節 總結性目的實施之可行性(p.19)
- 第三章 教師評鑑系統與模式(p.33)
- 第一節 評鑑系統(p.34)
- 第二節 評鑑模式(p.38)
- 第四章 教師評鑑的實施過程(p.53)
- 第一節 評鑑前(p.54)
- 第二節 評鑑中(p.58)
- 第三節 評鑑後(p.63)
- 第五章 評鑑者(p.65)
- 第一節 評鑑者的條件(p.66)
- 第二節 教師評鑑倫理(p.74)
- 第三節 評鑑者角色與任務(p.76)
- 第四節 評鑑者與被評鑑者的友善關係(p.77)
- 第六章 評鑑法(p.81)
- 第一節 教室觀察法(p.82)
- 第二節 教學檔案法(p.86)
- 第三節 學生成就法(p.91)
- 第四節 教師能力測驗(p.94)
- 第五節 自我評鑑法(p.95)
- 第六節 評鑑法選用原則(p.98)
- 第七章 評鑑規準(p.101)
- 第二節 評鑑規準的內容(p.102)
- 第一節 評鑑規準的意義(p.102)
- 第三節 規準的層次(p.108)
- 第四節 評鑑等級(p.114)
- 第五節 評鑑量表(p.118)
- 第八章 回饋與輔助(p.129)
- 第一節 回饋(p.130)
- 第二節 輔助(p.132)
- 第九章 高雄市光武國小教師評鑑之實施(p.139)
- 第一節 實施背景(p.140)
- 第二節 高雄市光武國小教師評鑑實施現況(p.141)
- 第三節 評鑑系統的適切性(p.145)
- 第四節 將來改進方向(p.153)
- 第十章 美國加州 San Bernardino 學區教師評鑑之實施(p.159)
- 第一節 前言(p.160)
- 第二節 教師評鑑實施現況(p.160)
- 第三節 實施特色與借鏡(p.171)
- 第四節 結論(p.179)
- 第十一章 國小教師評鑑實施之國際比較(p.181)
- 第一節 背景(p.182)
- 第二節 比較依據(p.182)
- 第三節 比較結果(p.183)
- 第四節 建議(p.187)
- 第十二章 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系統(p.193)
- 第一節 前言(p.194)
- 第二節 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系統之內涵(p.197)
- 第三節 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系統建構之過程(p.202)
- 第四節 所建構的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系統之分析(p.204)
- 第十三章 教師評鑑的困境、策略與展望(p.221)
- 第一節 前言(p.222)
- 第二節 教師評鑑之困境(p.224)
- 第三節 因應對策(p.232)
- 第四節 展望(p.244)
- 參考書目(p.249)
- 一、中文部份(p.249)
- 二、西文部份(p.256)
- 中英文索引(p.269)
作者簡介
吳和堂
現職: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。學歷: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。經歷:國小教師、國中教師、台東社會教育館編纂、助教、講師。考試:教育行政高考二級及格(民國80年)。專業領域:教師評鑑、教育研究法、教學原理、教育心理學。
FB留言
同書類書籍